十一月的都柏林,和平時一樣每天都飄著毛毛細雨,在9度的低溫中,一群愛爾蘭老奶奶裹著五顏六色的羊毛呢大衣,走進位於都柏林O’connel Street上的戲院。今天是《愛在他鄉》的首映,她們在此不為別的,只為了回首一探年輕時的回憶片刻。

《愛在他鄉》改編自愛爾蘭籍作家Colm Tóibín所著的同名小說,故事背景建立在1951年及1952年。當時的愛爾蘭經濟正值停頓發展時期,「這個國家(愛爾蘭)沒有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它幾乎是被孤立在整個世界之外。(Peter Quinn, 愛爾蘭裔美國歷史學家及小說家)」這樣的狀態導致愛爾蘭失業率極高,造成第二次向美國的大量移民潮。

如此的西進移民環境可以追溯到1840年代時,愛爾蘭大饑荒的發生及英國政府對待愛爾蘭的高壓政策,當時大量的愛爾蘭人為求填飽肚子,紛紛選擇西進移民到美國,為1950年代的第二次移民潮奠下基礎。

 

 

愛爾蘭的移民潮對於當時美國移民潮來說是相當特別的,因為大多數都是女性。先天的英文母語環境讓這些女性很容易便可以在美國找到工作,其中又以移民紐約為大宗,教會在紐約的勢力對於愛爾蘭女性非常有利,在當時,離開愛爾蘭到紐約工作是一件再普通也不過的事情。大多數的愛爾蘭女性會經由教會的安排到超市、百貨公司上班。

然而文化衝擊對於這些移民必定是需要適應的部分。電影中的女主角艾莉絲在來到紐約之後,孤身一人及思鄉的情緒讓她在生活中面對許多挫折。直到她的生活逐漸步上軌道,但當時的她對於紐約依然沒有家的歸屬感。對於異鄉遊子而言,很容易會進入在兩個社會文化中遊走的孤魂角色,基於文化背景的差異,這些人無法在短期內被另一個國家全盤接受,但他們的生活卻是真實地在這個異國存在著,對於母國儘管思念,但又有種已離自己太遙遠的感覺。

聖誕節在教會的那一幕更是描述了老一輩愛爾蘭移民的困境-他們奉獻青春給美國,建了不知道幾座橋,最後卻淪得無家可歸。讓女主角也因此反觀自己相對幸運的處境,改變了對生活的想法。

 

 

直到女主角得知姊姊過世的消息,得到了回愛爾蘭一趟的機會。在這趟「英雄返鄉」的旅程中,艾莉絲反而得到她過去所嚮往的一切,忘記了過去的模樣,開啟截然不同的生活。在她回愛爾蘭後,又是一陣文化不適應,像泳衣那幕及穿著打扮等等。這些對她的過去而言理所當然的東西,在此卻又被異化出來成為陌生的、需要重新適應的文化,至此,艾莉絲的文化孤魂角色狀態已被完全襯托出來。不同於剛前往紐約不停思鄉的她,對於她應該已經是家的紐約,竟可以輕易地被鎖在抽屜裏面,也表示她對於生命的想法,已不再是那樣可以任意被情緒所牽動。

 

 

但最後艾莉絲依然必須做出抉擇,面對封閉的過去,她勇敢選擇了嶄新未知的未來。她的心從此在紐約,不在愛爾蘭。《愛在他鄉》精準地描繪了一個年輕移民女性的徬徨、勇氣及蛻變,就像在她第一次出發前往美國時,船上的前輩教導她的:「像個美國人一樣思考,你必須知道自己該往哪走。」這句話如蜻蜓點水般點出了兩國文化的不同,在當時經濟正蓬勃發展的美國,人人都抱著自信的美國夢,而艾莉絲最後也終於融入了這個大熔爐,成為歷史中一股堅毅勇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