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嗯,距今好像也不是太久,假如在一篇文章裡附上這句:作者旅居國外,似乎整篇文章就會變得很有公信力。 旅居國外在當時彷彿是種有國際觀的象徵,不管你是怎麼出去的,技術移民或是留學,只要旅居國外好像就高人一等,成功脫離鬼島,非常令人羨慕。 然而在近十年的台灣,出國早就已經不再遙不可及。尤其是隨著打工度假簽證,出走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在國外觀察到不同的現象,若覺得有趣或值得探討,也會寫成文章發表在網路上。 這樣的動機並非為了抬高自己貶低他人,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分享,希望能夠讓大家看到不同的觀點,進而反思台灣社會或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看到的層面原本就不同,這樣的分享能夠幫助大家突破原本對於「國外」這個概念的模糊想像。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環遊過世界,藉由不同國家帶回來的不同故事,讓沒有去過的人可以看到這個國家的某個或許沒被發掘過的一面。Read More →

今天要來講一個到愛爾蘭打工度假,沒體驗到生活還欠了一屁股債的故事。 先交代一下背景:到愛爾蘭之後我才知道什麼叫做「治安很差」,雖然大家都說愛爾蘭人很友善之類的,但事實上那只是某個族群。在這裡,還有另外一個族群在破壞整個社會的平靜,那就是愛爾蘭的特產──小屁孩。 「小屁孩」的年齡落在小學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之間,特徵是喜歡穿著棉褲,騎腳踏車,成群結黨,他們幹的事不外乎就是偷腳踏車去賣、騷擾路人跟搶劫。他們會在你經過的時候故意嚇你啊,整群把你圍住啊,講一些有的沒有的挑釁你啊。不然就是你拿著手機站在路邊用,他們會騎車過來直接把你手機從手上搶走,然後你追也追不回來。 「小屁孩」背後的社區困境 會有這樣的「小屁孩」出現,主要是因為愛爾蘭人口經過「馬鈴薯大饑荒」之後,本來就已經剩下不多,現在生育率還在下降,而由於政府對於新生兒的補助很多,但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不缺這個錢,所以還是保持理性不會生太多。但對於部分貧窮弱勢卻不願意改變現況、甚至父母均沉迷毒品的家庭,他們會用生小孩來領政府補助,自己就可以不用去上班四處閒晃(或繼續嗑藥)。Read More →

中國網友近來流行一個詞彙「顏值」,這個詞本身是日化漢語,即閱讀起來像是日語的漢字詞彙,但實際上是以現代中文的邏輯去建立的,在日語中並沒有被使用。 「顏值」顧名思義是為評價人長相的一種用語,長相好看的人會被歸類到顏值高的一群裡,這個詞在台灣並沒有被普遍使用,但在專門翻譯日本有趣時事推特的粉絲頁卻經常出現。中文使用者及閱讀者在看到日化漢語時會產生一種有趣的反差感:明明一樣是中文字,卻有種不言而喻的異國風情在其中。 然而「顏值」這一詞的出現卻反映出一種社會價值:對於獨立個人更進一層的物化。這並不如以往我們形容一個人的外表時使用「你好漂亮」、「玉樹臨風」這種意境的方式去形容,而是直接將一個人的外表主觀「假數據化」。 人的外表美觀程度標準各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審美的尺,而「顏值」這個詞的出現是意圖將美醜程度統化成一個數值,以假客觀的方式去闡述自己的感覺。美本身是不可量化的,美是一種主觀抽象感受,而數值必須是客觀的、經過公定的物質量化,一如秦始皇統一車轍的「車同軌」以及現代的國際度量衡局。 這種假裝把「美」客觀數據化的直接表達方式,是網路時代演變下去註定會出現的悲劇。由於資訊流通過快,慢吞吞地咬文嚼字已經無法滿足我們接收訊息量的速度,於是描述事情逐漸變成一個貼標籤的過程,細節不再被表述,所有的東西以一個大概念的方式被接受:只要結論,不要過程,如同新聞可以用標題就殺死一個人。Read More →

有三名台灣人在巴黎地鐵遭受攻擊,一人命危中。這篇新聞真的讓人非常心痛,雖然從報導中看不出來被攻擊的前因後果,但根據我在歐洲住過幾年的經驗,以下是我歸類出來自保的方法: 1. 衣著:每次在路上看到亞洲觀光客,從他們的穿著就可以看出來是哪裡人。我知道很多人覺得出國就是要輕便舒服,但是真的不用把一堆登山用品穿上身。也不知道為什麼有能力出國旅遊的中年人都超愛穿登山外套跟運動褲出門的,基本上穿著這些東西走在都市裡非常突兀,在地人也一看就知道不是當地人。而且會穿成這樣到歐洲旅遊的人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財力,臉上彷彿寫著身懷超過一千歐現金的字樣,很容易被當成目標。尤其是三個以上穿著運動褲跟防風防水外套走在一起的,絕對是遊客無誤,很神奇的也只有台灣人會這樣穿,每次看到都想上去認親一下。 其他亞洲國家的觀光客像是日本、韓國等等就比較少看到這樣的穿著,但是他們也有他們的危險易被搶型,像是日本政府特別和出國旅遊的女性民眾宣導不要出國時指甲上不要有彩繪的圖案,否則也很容易遇到扒手。 當然,如果你打扮得漂漂亮亮滿身名牌,就會被當成中國人,那就是更肥一層的肥羊了,處境會非常危險。建議穿著樸素,盡量融入當地,在冬天的巴黎跟倫敦就穿黑色風衣,愛爾蘭就穿防風外套,出發前可以上網查一下當地人的四季穿著,想辦法隱身進人群才是最安全的。Read More →